hoka shoes

Posts Tagged ‘ 美國

美國要求地方政府歸還數百萬美元的新冠救濟金,原因是報告缺失

密蘇裡州傑斐遜城—美國財政部正試圖從數百個地方政府收回 COVID-19 疫情救助資金,這些地方政府收到了數百萬美元,但從未遵守報告資金使用情況的要求。

作為國會和總統喬拜登於 2021 年批准的美國救援計劃的一部分,聯邦政府向州、地方、領地和部落政府撥款 3500 億美元。從最大的州到最小的城鎮,超過 30,000 個政府都將獲得一部分資金。

各國政府必須在2024年底前為具體項目撥付資金,並應根據其人口和撥款金額提交季度或年度進度報告。大多數政府都遵守了規定。但根據美國政府問責局的分析,截至今年1月,約有1,000個主要規模較小的政府未能向財政部提交任何報告,詳細說明其如何使用總計1.39億美元的資金。

美國政府問責署上週發布的報告稱,財政部已向地方政府發出通知,要求收回這筆錢。

美國財政部在附於美國政府問責署報告的一封信中表示,截至6月24日,共有740個地方政府隨後提交了報告,並將不再需要償還其資金。其中13個地方政府已將資金退還給財政部。但仍有235個地方政府從未提交報告,也從未退還疫情紓困資金。

美國政府問責署告訴美聯社,它沒有未遵守報告要求的具體政府名單。美聯社要求財政部提供已退還資金的13個政府以及仍未報告資金使用情況的政府名單,但財政部尚未回應。

這並不是人們第一次擔心政府未能揭露其如何使用疫情救助資金。

美國政府問責署於2023年10月報告稱,財政部已向3500多個未提交疫情救助資金進度報告的地方政府發出了違規通知。當時,財政部拒絕向美聯社提供這些違規信函。因此,美聯社於2024年1月根據《資訊自由法》提交了一份請求,要求獲得違規通知及相關信函的副本。財政部至今仍未滿足該請求。

美國政府問責署在其最新報告中表示,地方政府未能定期提交進度報告,限制了財政部確定是否將資金用於允許用途的能力。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主席就華盛頓致命車禍抨擊聯邦航空管理局:“你在開玩笑嗎?67人死亡。”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負責人批評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沒有對今年 1 月華盛頓雷根國家機場附近黑鷹直升機與一架客機相撞的致命事故「承擔責任」。

在周三舉行的聽證會(聽證會將於本週繼續進行)上,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主席詹妮弗·霍曼迪 (Jennifer Homendy) 聲稱,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塔台員工表示,美國陸軍飛機與客機在相同距離飛行“存在問題”。

官員稱,1 月 29 日,一架美國航空公司的支線客機與一架美國陸軍黑鷹直升機在華盛頓特區上空相撞,造成 67 人死亡,這是自 2009 年以來美國發生的第一起重大商業航空事故。

碰撞發生時,陸軍直升機正在進行訓練飛行。

照片: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主席霍曼迪出席在華盛頓舉行的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 (NTSB) 調查聽證會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主席詹妮弗·霍曼迪 (Jennifer Homendy) 以及委員會成員邁克爾·格雷厄姆 (Michael Graham) 和 J. 托德·英曼 (J. Todd Inman) 出席了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 (NTSB) 對 1 月 29 日陸軍西科斯基 UH-60L 黑鷹直升機與美國航空軍相撞的航班 5342 航班顯示更多Umit Bektas/路透社

霍曼迪在談到當時在裡根國家機場 (DCA) 工作的空中交通管制員時說:“所有跡像都表明存在安全風險,塔台也在提醒你這一點。”

「你知道聯邦航空管理局做了什麼嗎?事故發生後,你們調走了空中交通經理和兩名助理總經理,」霍曼迪繼續說道。 “你們把人調走了,而不是承擔責任,因為聯邦航空管理局塔台上的每個人都說有問題。”

霍曼迪引述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的監測數據稱,2021 年 10 月至 2024 年 12 月期間,DCA 發生了超過 15,000 起直升機與商用飛機近距離接觸事件。

一些報導警告稱,飛行空間是“一場隨時可能發生的事故”,而另一些報導則描述了與一月份發生的事故極為相似的場景。

霍曼迪在聽證會後的新聞發布會上告訴記者:“為什麼等到 67 人失去生命、家人被徹底摧毀時,我們才明白發生了什麼,才意識到直升機在民航客機下方飛行,才意識到大樓裡有人試圖說,‘嘿,這裡有問題’,卻沒有人聽到。”

照片:2025 年 7 月 30 日,在華盛頓特區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 (NTSB) 總部舉行的調查聽證會上,一名受害者的親屬脖子上戴著圖像。
1 月 29 日,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 (NTSB) 在華盛頓羅納德·裡根華盛頓國家機場附近的波托馬克河上空舉行了對陸軍西科斯基 UH-60L 黑鷹直升機與美國航空 5342 航班空中相撞事件的調查聽證會,聽證會上,一名受害者的親屬在脖子上佩戴了一張照片。 NTSB 總部…顯示更多Umit Bektas/路透社

在聽證會上,美國聯邦航空局官員指出「官僚程序」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障礙。

「你在開玩笑嗎?67人已經死亡,」霍曼迪喊道。

「這怎麼解釋?我們的官僚程序?你知道嗎,我們實際上計算了從大樓到總部需要多少個步驟,還模擬了各種場景,才算算出政策變更需要多少個步驟?21個步驟!改正它,做得更好,」霍曼迪說。

這些新細節是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在聽證會上公佈的調查報告中的數千份文件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在跑道盡頭拍攝的墜機現場新影片。

黑鷹飛行員可能不知道他們距離有多近

聯邦調查人員週三透露,黑鷹直升機的飛行員在發生致命墜機事故之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飛行高度或距離客機有多近。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在周三的國會聽證會上表示,在碰撞發生前約 15 秒,一名空中交通管制員詢問黑鷹飛機是否在接近著陸時看到了這架飛機。

三秒鐘後,管制員指示直升機從客機後方飛過,但黑鷹的飛行記錄器顯示,直升機機組人員與管制員同時按下了麥克風,因此從未聽到該指令。

調查人員表示,直升機機組人員很可能由於他們駕駛的類似黑鷹直升機內部的高度計故障而無法確定其真實高度。一些黑鷹直升機的讀數經常錯誤,誤差幅度為+/-200英尺(約61公尺)。

今年5月,在波托馬克河上空進行的一次試飛發現,氣壓高度持續比水面上無線電和幾何高度低約100英尺(約30公尺)。調查人員表示,直升機的氣壓高度計在飛行過程中也變得模糊不清。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主席詹妮弗·霍曼迪在聽證會後表示:「我擔心機組人員看到的高度可能與真實的高度有很大差異。」聽證會還將持續兩天。

照片:2025 年 7 月 30 日,受害者親屬出席在華盛頓特區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 (NTSB) 總部舉行的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調查聽證會。
2025 年 7 月 30 日,受害者親屬出席在華盛頓特區 NTSB 總部舉行的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 (NTSB) 調查聽證會,該聽證會針對 1 月 29 日陸軍西科斯基 UH-60L 黑鷹直升機與美國航空 5342 航班在羅納德·裡根華盛頓國家機場附近發生的空中事件。Umit Bektas/路透社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稱,直升機和飛機在最近點通常飛行在機場附近 75 英尺的範圍內。

調查人員在聽證會上表示,直升機機組人員並不知道他們即將墜毀,但駕駛客機的飛行員在墜機前兩秒鐘說了一些髒話,並將飛機拉了起來。

事故罹難者家屬坐在聽證會的觀眾席上,有些人脖子上或胸前掛著親人的照片。當官員播放最新發布的事故監視錄影時,他們淚流滿面。

在為期三天的聽證會上,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預計將對陸軍、聯邦航空管理局官員及其他人員進行質詢,並公佈其對墜機事件的調查結果。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將在聽證會上重點討論多個議題。

根據週三公佈的記錄顯示,一名陸軍直升機飛行員告訴調查人員,飛行在墜機航線上的直升機經常被管制員要求「停留」在原地,以避免撞上雷根國家機場的飛機。

「我仍然覺得很奇怪,他們竟然被要求跟在那架飛機後面飛行,」他告訴採訪者。 “我採訪過的任何飛行員都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

還披露了有關麗貝卡·洛巴赫機長的更多信息,她當時正與一名教練飛行員一起進行訓練飛行。

據調查人員稱,2022年2月,洛巴赫未能通過夜視鏡年度檢查,但此後通過了其他夜視鏡檢查。另一位在2022年對她進行評估的飛行員表示,她的表現“遠低於平均水平”,並且“在飛機上遇到很多困難”。他將她恢復到最低準備狀態,並進行了一個月的訓練,直到她有所改善並表現出完全準備狀態。

霍曼迪表示,空中相撞可能並非因為飛行員失誤造成的。

「所以人們總是很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飛行員失誤上。我們不知道。我們會調查,但有可能這裡根本沒有飛行員失誤,」她告訴記者。

交通部長 Sean Duffy 表示,近二十年前,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 (NTSB) 就向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 (FAA) 建議所有飛機都安裝 ADSB。

照片:2025 年 7 月 30 日,受害者親屬出席在華盛頓特區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 (NTSB) 總部舉行的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調查聽證會。
2025 年 7 月 30 日,受害者親屬出席在華盛頓特區 NTSB 總部舉行的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 (NTSB) 調查聽證會,該聽證會針對 1 月 29 日陸軍西科斯基 UH-60L 黑鷹直升機與美國航空 5342 航班在羅納德·裡根華盛頓國家機場附近發生的空中事件。Umit Bektas/路透社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董事會成員嚴厲批評陸軍未承諾接受該機構的建議。陸軍官員在聽證會上表示,他們將聽取獨立適航機構的建議。

董事會成員 J. Todd Inman 批評陸軍在解決海拔讀數差異問題上缺乏緊迫性。

「我希望每個陸軍飛行員都不必觀看 NTSB.gov 直播來弄清楚他們的飛行高度和周圍飛行的飛機是否存在差異,」英曼說。

陸軍表示,將在九月中旬左右向陸軍飛行員通報這些差異。

在調查聽證會前夕,共和黨參議員特德·克魯茲提出了一項名為“旋翼法案”的法案,該法案要求所有飛機(包括軍用飛機)在飛行時傳輸 ADSB 位置信息——該系統允許飛機將其位置傳輸給其他飛機以及空中交通管制員。

所有飛行高度超過 18,000 英尺的飛機都必須配備 ADSB,但出於安全原因,某些飛機(包括軍用飛機)無需傳輸 ADSB 位置。

美國土安全部長稱被驅逐移民中有「食人族」 飛機上失控「吃自己」

美國土安全部長稱被驅逐移民中有「食人族」  飛機上失控「吃自己」

被美國驅逐的移民中有「食人族」?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諾姆(Kristi Noem)1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講述了一個「瘋狂的故事」,她稱美國政府試圖將一名「食人族」驅逐出境時,這名移民「精神錯亂」,開始在飛機上「吃自己」。不少網友對此表示質疑。

國土安全部未提供與諾姆說法相符細節
綜合美媒1日報道,諾姆在陪同總統特朗普參觀佛羅里達州新建移民拘留設施「鱷魚惡魔島」(Alligator Alcatraz)時,講述了這個故事。「前幾天,我和一些與ICE(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合作的執法人員交談。」諾姆回憶稱,「他們說,他們拘留了一名食人族,並把他送上飛機準備遣返。可當他們把他安置在座位上時,他開始自己吃自己,然後他們不得不把他帶下飛機送去醫院。」

美國土安全部長諾姆與特朗普等人與記者交談。美聯社

關稅政策引發全球動盪多國人士表示美國的做法只會讓中國更強大

美國政府濫施關稅遭多方批評。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傑克·佩里在接受總台記者採訪時指出,美國關稅政策在全球製造巨大不確定性。面對外部環境動盪,英中兩國企業應加強對話和合作,以實際行動推動互利共贏,並透過持續對話來應對外部挑戰。

記者:美國的貿易政策導致不確定性加劇,英國的政商界人士也指出,這項做法已經在擾亂全球市場。你認為美國的關稅政策會對全球市場造成哪些破壞?

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傑克·佩里:“我認為,美國採取的行動,特朗普總統目前採取的行動正在造成全球經濟的巨大動盪,這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我認為,關稅正在全球範圍內引發巨大動盪。”

記者:“那麼你認為面對目前的不確定性中英企業應該做些什麼?”

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傑克·佩里:“5月,我們將帶領一個大型代表團前往北京,其中有些英國大型企業將第一次前往中國。英國公司去中國,中國公司也來英國,我們需要保持對話並在對話之後行動起來。”

英國專家同時指出,美國的做法最終一定會損害它的自身利益,長遠來看,它不會限制中國的發展,反而會讓中國更強大。

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傑克·佩里:“從我多年的觀察來看,中國希望與其他國家合作,中國一直在舉辦各類博覽會歡迎所有人,與各方求同存異歡迎每一個人。”

紐西蘭-中國關係促進委員會主席、紐西蘭前駐華大使麥康年14日在接受總台記者專訪時指出,美國當前關稅政策製造的不確定性,給全球工商業界和消費者帶來了嚴重挑戰,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自由貿易的發展。

麥康年表示,美國關稅政策絕非正道,因為它會增加成本,這意味著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可能最終需要支付更多費用或根本買不到。美國關稅政策產生了許多不確定性,而不確定性令商界人士十分難以應對,而且這會產生極大的抑制性影響,影響他們是否決定採取新措施投資或從事其他相關活動。所以,問題不僅在於實際狀況,而且在於其中的不確定性,這確實是個問題。

麥康年指出,美國目前的關稅政策阻礙自由貿易的發展,不利於全球經濟合作。麥康年說:“紐西蘭已經談判達成了許多自由貿易協定,我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我們認為這些自由貿易都是改善我們在世界上的前景和繁榮的良好途徑。所以,美國關稅政策的其中一個問題就在於阻礙自由貿易。”

美國「杜魯門」號航母在埃及附近與商船相撞

一般人都以為,美國的航母艦隊大多數時間都高度戒備,即便是戰艦都很難「突入」到美國航母身邊,但美國海軍13日證實,尼米茲級航空母艦杜魯門號(USS Harry S. Truman)在埃及附近與一艘商船發生碰撞,所幸事故未造成任何人員傷亡。

深夜發生撞船意外

根據CBS報導,海軍第六艦隊(6th Fleet)發言人表示,這起意外發生在12日深夜,地點位於埃及賽德港(Port Said)附近,由於調查仍在進行,目前尚無法確定是哪一方導致這起碰撞。

美軍F/A-18大黃蜂戰機自杜魯門號航母甲板被吹落海。路透社資料圖片

海軍官員透露,當時杜魯門號正準備進入蘇伊士運河(Suez Canal),計劃從地中海航向紅海。航母雖然在碰撞中受損,但受損部位僅限於水線以上,並未影響推進系統,因此仍能正常運作,暫時不清楚是否需要進一步維修。

涉事的美國「杜魯門」號航母此前被美軍方部署至紅海海域。近期,也門胡塞武裝多次發表聲明稱對該航母發動襲擊。據美國艦隊司令部(U.S. Fleet Forces Command)透露,該打擊群於1日在索馬利亞發動空襲,鎖定伊斯蘭國(ISIS)目標。

根據官方資料,杜魯門號於去年9月自美國維吉尼亞州諾福克(Norfolk)出發,展開此次部署行動,期間曾造訪挪威奧斯陸(Oslo)及法國馬賽(Marseille)。

對等關稅|特朗普:美國下午1時舉行新聞發布會

特朗普將簽署課徵對等關稅命令。美聯社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於當地時間下午1時(香港時間14日凌晨2時),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舉行有關對等關稅的新聞發布會。

英媒:國際刑事法院首席檢察官遭美國制裁

國際刑事法院首席檢察官卡林汗遭美國制裁。路透社

國際刑事法院(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ICC)首席檢察官卡林汗(Karim Khan)遭美國實施經濟和出入境制裁。

英國《衞報》(The Guardian)報道,現年54歲卡林汗是迄今為止唯一受到制裁的法院成員,他的妻子和孩子也受到影響。有指其在美國擁有的財產將被扣查。

特朗普上週簽署一項行政命令,制裁一名國際刑事法院官員,指責該法院「針對美國和我們的親密盟友以色列採取非法和毫無根據的行動」。

這些制裁被視為對法院去年5月對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及其前國防部長加蘭特因涉嫌在加沙犯下戰爭罪而發出的逮捕令的報復。

卡林汗當時向國際刑事法院申請針對內塔尼亞胡、加蘭特和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3名高層領袖的逮捕令,成為頭條新聞人物。該3名哈馬斯高層包括辛瓦爾、哈尼亞及戴伊夫早前已遭以軍擊斃

美國和以色列都不是國際刑事法院的成員。

國際刑事法院去年11月曾宣布,將針對卡林汗涉及的性騷擾指控展開外部調查。據《衛報》報道,一名女律師聲稱曾遭卡林汗性騷擾,卡林汗已否認相關指控。

特朗普當選|意大利鄉村推1歐元買屋 招攬有意「逃離特朗普」美國人移居

位於薩丁尼亞島的奧洛拉伊鎮。(Facebook 專頁 Pro Loco Ollolai 圖片)

特朗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但一些反對人士卻感到失望,揚言要離開美國。意大利薩丁尼亞島一條村莊,以1歐元一間別墅的價格,招攬對選舉結果不滿,並有意離開的美國人移居當地。

綜合外媒報道,位於意大利薩丁尼亞島(Sardinia)中部的奧洛拉伊(Ollolai),在其網站發聲明指,正以1歐元(1.06美元)的價錢出售房產,以吸引對美國大選結果失望的美國人移居當地。

位於薩丁尼亞島的奧洛拉伊鎮。(Facebook 專頁 Pro Loco Ollolai 圖片)

位於薩丁尼亞島的奧洛拉伊鎮。(Facebook 專頁 Pro Loco Ollolai 圖片)

該鎮的廣告表示,「你對全球政治感到厭倦了嗎?」、「希望在獲得新機會的同時擁抱更平衡的生活方式?是時候開始在迷人的撒丁島天堂打造您的歐洲度假勝地了。」廣告以美麗的氣候、令人難以置信的美食和古老的傳統為特色,為人們帶來更健康、更充實的生活為賣點。

奧洛拉伊鎮長哥倫布 (Francesco Columbu)直言,美國人是他們的目標買家。他向美國有線新聞網(CNN)表示,「我們真的想要並將重點關注美國人,我們當然不能禁止其他國家的人申請,但美國人將有一個快速程序。我們希望他們能幫助我們復興村莊,他們是我們的勝利牌。」據CNN報道,奧洛拉伊最近收到逾3萬8千分申請,大部分來自美國。

據報道,市長甚至組建了一個專門團隊來幫助指導國際買家完成購買過程。

奧洛萊 位於撒丁島努奧羅省的中心,該地區被認為是世界上五個「藍色區域」的地方之一,「藍色區域」是世界各地人們預期壽命明顯高於平均的地區。根據國家衛生研究所的數據,撒丁島努奧羅省的男性平均壽命為 79 歲,女性為 85 歲。

菲律賓綁架撕票案︱中國籍主謀潛逃美國落網 另一疑犯「李娜」早前首爾被捕

夏軻孚及孫靖均在菲律賓遇害。(網絡圖片)

今年6月,兩名中國醫療器材公司的高層人員遠赴菲律賓公幹時,遭遇設局綁架,最終被撕票。最新消息指,這宗綁架案的主謀是一名中國人已於美國落網,他已對犯罪事實招供。目前仍有綁匪在逃。

內地「紅星新聞」昨日(16日)報道,知情人士透露,死者家屬上個月從菲律賓警方得到消息,綁架案主謀已在美國被捕。然而,警方仍在追查犯罪團體中的其他成員。

報道又指,據知情人透露,這宗案件的集團可能還涉及其他綁架華人的案件。

「李娜」與兩人視訊對話。(微博)
菲律賓撕票案轟動中菲社會,「李娜」作為關鍵人物一直潛逃國外。(網絡圖片)
9月22日,綁架案的關鍵人物「李娜」在南韓首爾落網,她假扮醫療器材經銷商,誘使兩名受害人到菲律賓實地考察,實則設下陷阱。



菲律賓通訊社先前報道,菲警方表示,有5名外國人和3名菲律賓人參與撕票案。當中有數人已經落網並被起訴。

6月20日,夏軻孚與孫靖抵達菲律賓與「李娜」會面,其後失去聯絡。6月24日,兩人的屍體在南甘馬磷省被發現。

美國疑出現禽流感人傳人 CDC正展開調查

在美國密蘇裡州接觸過一名禽流感患者的七個人出現流感症狀。美國衛生部正在對這七人進行研究,以調查禽流感病毒發生人際傳播的可能性。

彭博社報道,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當地時間9月27日發表聲明表示,這七個人接觸過首個已知感染禽流感的美國人,他們中六人是醫護人員,他們之前並沒有接觸過生病的動物。另人是患者的密切家庭接觸者。

在美國密蘇裡州接觸過一名禽流感患者的七個人出現流感症狀。美國衛生部正在對這七人進行研究,以調查禽流感病毒發生人際傳播的可能性。

彭博社報道,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當地時間9月27日發表聲明表示,這七個人接觸過首個已知感染禽流感的美國人,他們中六人是醫護人員,他們之前並沒有接觸過生病的動物。另人是患者的密切家庭接觸者。

實驗室人員拿着寫有「禽流感」標籤的試管。 路透社

目前,他們七人都出現輕微的呼吸道症狀。不過,都沒有出現禽流感病毒的陽性反應,研究人員正在調查他們是否有這種在美國鳥類和奶牛中傳播的病毒的抗體。
 
美國疾控中心表示,其中一人的禽流感病毒檢測呈陰性,其他六人因未及時發現,無法進行明確的診斷或排除,所以沒有做活動性病毒檢測。

據稱,密蘇裡州的的首名禽流感患者住院時,超過100名醫護人員與這名患者有過不同程度的接觸。

美國疾控中心說,疾控中心會繼續密切監測流感監測系統的可用數據,特別出現受影響的州屬。目前沒有跡像表明人群中包括密蘇裡州出現異常的流感活動。

今年以來,美國報告了14起禽流感病例,包括9月初披露的密蘇裡州患者。密蘇里州患者的感染源尚未確定。

剛果武裝份子襲總統府圖謀奪權 3美國人參與政變判死刑

3名美國公民因政變未遂,在剛果被判死刑。 路透社

中非剛果民主共和國軍事法庭經過3個月的審判,周五宣判37人死刑,他們被控政變未遂、恐怖主義與組織犯罪等罪名,包括3名美國人,英國、比利時及加拿大人各1名,其餘皆為剛果人,有5天時間提出上訴,另有14人無罪釋放。

3名美國人被指涉及剛果政策被捕,圖為其中一名被捕美國人跪地求饒。X圖片

據美聯社報道,在剛果首都金沙薩的露天軍事法庭上,法官埃胡瑪(Freddy Ehuma)宣布37名被告有罪,判處「最嚴厲的刑罰,死刑」。3名美國籍被告身穿藍黃相間的囚服,坐在塑膠椅上,在翻譯人員轉達判決時隱忍情緒。

為6名外國人辯護的律師邦多(Richard Bondo)質疑,雖然剛果在今年較早前恢復死刑,但被告的立場在調查期間未被充分翻譯,對此將在上訴時提出。

剛果反對派人物馬蘭加(Christian Malanga)是今年5月發動政變的主謀,率領武裝份子對總統府及總統齊塞克迪(Felix Tshisekedi)的盟友發動攻擊,造成6人死亡,馬蘭加則因拒捕被擊斃。

馬蘭加21歲的兒子馬塞爾(Marcel Malanga)是美國公民,也是被定罪的3名美國籍被告之一。他指控父親強迫他和高中友人參與政變,「爸爸威脅我們,說如果我們不聽從他的命令就會殺了我們。」

另外2名美國人分別是21歲的小湯普森(Tyler Thompson Jr.),他以為這是一場免費假期,和馬塞爾一起從猶他州飛往非洲;另一人則是36歲的札波曼-波倫(Benjamin Reuben Zalman-Polun),透過一家金礦公司認識馬蘭加。其餘涉案民兵多半受到馬蘭加威脅,或以為只是去做義工。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13日表示,聯邦政府已得知此一判決。國務院未稱3人是被錯誤拘留,因此美國不太可能試圖就遣返他們出面談判。

美國加徵電動車關稅|商務部回應:嚴重破壞國際貿易秩序 應立即糾正

內地新能源車企5月數據出爐 理想交付3.5萬輛最多 蔚來極氪創新高 小米SU7增22%

美國政府當地時間13日敲定,9月27日將對中國產電動車加徵100%關稅。中國商務部發言人表示強烈不滿,批評關稅措施是典型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做法,不僅嚴重破壞國際貿易秩序,也沒有解決美國自身的貿易逆差和產業競爭力問題,其成本最終將由美國企業和消費者承擔,美方應立即糾正錯誤,取消全部對華加徵關稅。中方將採取必要措施,堅決捍衛中方企業利益。

內地新能源車企5月數據出爐 理想交付3.5萬輛最多 蔚來極氪創新高 小米SU7增22%

美國政府當地時間13日敲定,9月27日將對中國產電動車加徵100%關稅。中國商務部發言人表示強烈不滿,批評關稅措施是典型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做法,不僅嚴重破壞國際貿易秩序,也沒有解決美國自身的貿易逆差和產業競爭力問題,其成本最終將由美國企業和消費者承擔,美方應立即糾正錯誤,取消全部對華加徵關稅。中方將採取必要措施,堅決捍衛中方企業利益。

美國總統拜登5月宣布引用美國「301條款」對中國產電動車、半導體、電池、鋼鐵、鋁、太陽能電池和關鍵礦物等產品的增加關稅。諮詢業界後,美國貿易代表處13日對關稅稅率、生效日期等作出最終決定。

隨著中國電動車產業在全球崛起,除了美國,歐盟和加拿大最近也陸續宣布對產自中國的電動車徵收新關稅,其中加拿大加幅與美國一樣為100%。歐盟成員國11月前將就最終關稅稅率作出表決,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下周將訪歐洲展開磋商。

美國大選 | 遇刺前90分鐘警已察覺槍手 特朗普同意接受FBI訪談

最新消息指出,警方在特朗普遇刺前90分鐘就已發現槍手的行動,卻依舊無法阻止槍擊發生。X圖片

最新消息指出,警方在特朗普遇刺前90分鐘就已發現槍手的行動,卻依舊無法阻止槍擊發生。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本月13日在賓夕凡尼亞州的造勢集會上遭到槍擊,20歲槍手克魯克斯當場被擊斃。艾奧瓦州共和黨聯邦參議員格拉斯利向傳媒提供執法人員的短訊紀錄,顯示監控集會的警員早在槍擊發生前90分鐘就已發現槍手的存在,卻因通訊混亂未能及時應對,引發外界對警方保安措施有效性的質疑。亦有執法部門消息人士爆料,克魯克斯早在一年前開始便陸續準備武器,槍械相關購買紀錄超過25筆,甚至小心翼翼使用假名掩蓋網路足跡以躲避追查。針對這宗槍擊案,特朗普已同意以受害人身分,接受聯邦調查局(FBI)訪談。

短訊紀錄顯示,比佛縣緊急服務部門一名警員在當地下午4時36分結束值班時,警告同袍有人跟蹤他們,還將車停在附近,並表示克魯克斯正坐在距離集會出口約45米的野餐桌旁。下午5點14分,一名警員拍到克魯克斯的照片,並在20分鐘後將照片發到群組中。

特朗普造勢時遭槍擊一刻。路透社

特朗普造勢時遭槍擊一刻。路透社

特朗普右耳遭子彈擦傷。路透社

特朗普右耳遭子彈擦傷。路透社

槍手在屋頂施襲。路透社

槍手在屋頂施襲。路透社

克魯克斯早在一年前開始便陸續準備武器。路透社

克魯克斯早在一年前開始便陸續準備武器。路透社

特朗普已同意以受害人身分,接受聯邦調查局訪談。美聯社

特朗普已同意以受害人身分,接受聯邦調查局訪談。美聯社

這名警員表示,「孩子靠在我們所在的建築物上。我相信是AGR。我看到他用測距儀朝舞台方向看。供參考,你也可以通知特勤局的狙擊手注意。」

警方未及時行動惹外界質疑

隨後,一名軍官在下午5點51分將照片發送到另一個群組。下午5點59分,執法人員仍不清楚克魯克斯的行蹤。

儘管現場警員在槍擊發生前30分鐘便已發出這些明確警告,不過由於訊息傳遞不及時,警方還是未能有效制止克魯克斯的行動。下午6時11分,克魯克斯向集會群眾開火,導致特朗普的右耳被子彈擦傷,另有2人中槍,1人死亡。

外界質疑為何在明確發現可疑人物的情況下,相關部門未能及時採取行動?是否存在部門間溝通不暢或決策延遲的問題?這些問題都需要進一步調查和解答。

傳槍手一年前開始準備武器

另外,《紐約郵報》引述執法部門消息人士透露,克魯克斯早在去年春天開始準備武器,在線上槍店有超過25筆消費紀錄,並且極力掩蓋自己的網上歷史活動,顯示行刺經過精心策畫。

消息人士指,克魯克斯在今年上半年還買了6種「化學前體」,用於製作初級爆炸裝置。調查人員曾在他在案發現場車輛及家中查獲初級爆炸裝置,而克魯克斯購買時同樣使用了假名。

印度總理莫迪訪俄 美國表明擔憂

印度總理莫迪周一(8日)起一連兩天訪問俄羅斯,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稱:「已直接向印度表明了美國對印俄關係的擔憂。」印媒昨日則報道,莫迪當面籲請普京結束俄烏戰事。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在記者會上說:「我將關注莫迪總理的公開講話,看看他談到了甚麼,但正如我所說,我們已經直接向印度表明了我們對他們與俄羅斯關係的擔憂。」

這是俄烏戰事爆發以來莫迪首度訪俄,克里姆林宮公布了一段普京和莫迪在莫斯科州新奧加廖沃總統官邸非正式會晤的視頻,顯示普京駕駛一輛類似高爾夫球車的電動車,載莫迪遊覽總統官邸。

美國對印俄關係表示擔憂。(路透社)

美國對印俄關係表示擔憂。(路透社)

莫迪告別普京。(路透社)

莫迪告別普京。(路透社)

莫迪曾當面籲請普京結束俄烏戰事。(路透社)

莫迪曾當面籲請普京結束俄烏戰事。(路透社)

中國學者表示,莫迪不懼美國。(路透社)

中國學者表示,莫迪不懼美國。(路透社)

莫迪周一到達俄羅斯。(路透社)

莫迪周一到達俄羅斯。(路透社)

兩人遊覽莫斯科市郊的莊園。(路透社)

兩人遊覽莫斯科市郊的莊園。(路透社)

普京親自載莫迪遊車河。(路透社)

普京親自載莫迪遊車河。(路透社)

印媒稱莫迪籲普京息干戈

莫迪昨日在莫斯科向印度僑民發表演說時說,印度與俄羅斯的關係建立在「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並稱讚普京領導有方。新德里電視台(NDTV)報道,莫迪周一在歡迎晚宴中告訴普京,印度向來呼籲各國尊重聯合國憲章以及他國主權及領土完整性,「在戰場上不會找到爭端的解決辦法,對話與外交手段才是前行之道」。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劉宗義分析,莫迪訪俄主要有兩大原因:其一是挽救雙邊關係,因為近兩年印度的外交向西方傾斜,對印俄關係造成很大損害;第二個原因,莫迪希望凸顯其戰略自主。

劉宗義表示,莫迪不怕美國,一方面是因為美國對印度有較大的需求,以壓制中國;另一方面,美國正忙於大選自顧不暇。

美國大選|拜登向內部喊話「競選到底」 白宮:絕無考慮退選

路透社
競逐連任的美國總統拜登在電視辯論中失利,遭民主黨多名猛人公開勸退選,白宮發言人皮耶周三則在例行記者會上斬釘截鐵指,拜登「絕對不會」考慮放棄競選。此外,多家美媒報道,拜登周三無預警「現身」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及競選團隊的視訊會議,試圖安撫軍心,喊話自己會競選到底。
路透社和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拜登週三突然出現在競選團隊的內部工作視像會議中,他透過屏幕向工作人員講話,說:「「我正在競選⋯⋯沒人要我退出,我哪裡都不會去,我會競選到底,而且我們會贏。」
競逐連任的美國總統拜登竹在電視辯論中失利,遭民主黨多名猛人公開勸退選。路透社
競逐連任的美國總統拜登竹在電視辯論中失利,遭民主黨多名猛人公開勸退選。路透社
拜登週三突然出現在競選團隊的內部工作視像會議中,他透過屏幕向工作人員喊話會奮戰到底。路透社
拜登週三突然出現在競選團隊的內部工作視像會議中,他透過屏幕向工作人員喊話會奮戰到底。路透社
白宮發言人皮耶周三在例行記者會上斬釘截鐵指,拜登「絕對不會」考慮放棄競選。
白宮發言人皮耶周三在例行記者會上斬釘截鐵指,拜登「絕對不會」考慮放棄競選。
代表德州的民主黨眾議員道格特(Lloyd Doggett)公開呼籲總統拜登退選,是黨內首人。 美聯社
代表德州的民主黨眾議員道格特(Lloyd Doggett)公開呼籲總統拜登退選,是黨內首人。 美聯社
《時代》雜誌最新一期封面暗示「送走拜登」,標題「恐慌」。
《時代》雜誌最新一期封面暗示「送走拜登」,標題「恐慌」。
與特朗普的一場電視辯論,令81歲的總統拜登再次遭到輿論質疑。新華社
與特朗普的一場電視辯論,令81歲的總統拜登再次遭到輿論質疑。新華社
美國總統大選首場電視辯論周四晚舉行,拜登與特朗普事隔4年再度同台激辯。
美國總統大選首場電視辯論周四晚舉行,拜登與特朗普事隔4年再度同台激辯。

他強調,自己仍然是民主黨領袖,不會被排除在與特朗普的競選賽道之外。
拜登講話時,被外界推崇為最大後備人選的副總統賀錦麗坐在他身邊,並向眾人說:「我們不會被擊倒⋯⋯我們會跟隨總統的領導,我們要奮戰,而且我們會贏。」似乎有意平息外界「換登」傳聞。
相關新聞:

報導形容,與會者會後私下談論,認為拜登的講話表現出堅毅和決心,讓部分與會者稍見安心。
據路透社報道,白宮辦公廳主任齊恩茨週三也與士氣低落的白宮工作人員舉行了視像會議,承認這幾天充滿挑戰,但強調拜登團隊有令人自豪的記錄,還有更多工作要做。與此同時,拜登的競選團隊已與捐助者舉行了電話會議,極力安撫眾人,穩定軍心,從種種迹象看來,拜登還沒有表現出放棄尋求連任的跡象。

美國8歲女童高溫下被遺車內 口吐白泡送院亡 母親被捕

斯託林斯被指控過失殺人罪和故意虐待兒童罪。(梅克倫堡郡警長辦公室圖片)

斯託林斯被指控過失殺人罪和故意虐待兒童罪。

美國北卡羅來納洲夏洛特市,一名8歲女童被母親遺留在車內,由於天氣酷熱,其母親回到車上時,已發現女童失去知覺,其後證實不治。警方隨後拘捕其母親。

夏洛特-梅克倫堡警察局表示,周三晚上接獲報案,指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市的一輛汽車內有一名兒童情況危急,這名女孩被送往醫院,並於週四凌晨被宣布死亡。據稱,女童36 歲的母親阿什莉·斯託林斯(Ashlee Stallings) 在「炎熱的天氣條件下」將女兒留在車內,導致其8 歲的女兒性命垂危。據悉,事發當日該市氣溫超過 30 攝氏度。

據美國廣播公司新聞報道,根據證供,斯託林斯告訴警察,她因工作關係把女兒留在車裡,她指車內冷氣一直開著,但她「相信受害者因為冷而關掉了汽車」。她在最後一次透過簡訊收到女兒的訊息後,大約一個半小時​​後回到車上,其女兒被發現在後座地板上失去知覺,該名女童當時口吐白沫,呼吸微弱。其母親隨即用錘子敲碎了車窗,並開車前往醫院,其後在一間商店尋求幫助。報道指,她承認清楚外面的溫度是超過攝氏30度,她不應該把受害者單獨留在車裡。

醫護人員告訴警方,女童因體溫過高而出現腦疝氣。法庭記錄顯示,週四被捕的斯託林斯被指控犯有過失殺人罪和故意虐待兒童罪,造成嚴重傷害。警方調查仍在進行中。

斯託林斯在當地亞馬遜的一家工廠工作,該公司表示正在與警方「密切合作」。亞馬遜的聲明中表示:「這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悲慘事件。在這個困難時期,我們正在支持我們的員工,並廣泛提供諮詢資源。」

有非營利組織兒童和汽車安全組織表示,這至少是今年第五起高溫汽車死亡事件。根據國家氣象局的數據,當室外氣溫為 90 度(攝氏32度)時,汽車在 30 分鐘內可達 124 度(攝氏51度)。

美國大選 | 《時代雜誌》暗示送走拜登 最新封面照惹熱議

《時代雜誌》封面暗示送走拜登。網上圖片
《時代雜誌》封面暗示送走拜登。網上圖片

一場電視辯論令81歲的總統拜登再次遭到輿論質疑,認為他的體能與心智早就不適任當總統。繼《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之後,如今連《時代雜誌》都在最新一期的封面上,以鮮紅背景搭配拜登獨自一人向外走,配以封面上顯眼的單字標題「恐慌」(Panic),也讓外界認為,《時代》雜誌成為支持更換拜登的美國主流媒體。

《時代》雜誌早前率先在社交媒體公開預計於8月5日出版的雜誌封面,只見畫面中拜登獨自一人走出鮮紅色背景,而標題只寫著一個字「恐慌」,十分矚目。

封面中的「恐慌」一字,十分矚目。

封面中的「恐慌」一字,十分矚目。

與特朗普的一場電視辯論,令81歲的總統拜登再次遭到輿論質疑。新華社

與特朗普的一場電視辯論,令81歲的總統拜登再次遭到輿論質疑。新華社


《時代》配文寫道,事情變得黑暗,民主黨對拜登的辯論表現以及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感到恐慌。所有觀看過拜登和特朗普辯論的美國人,都清楚地看到拜登的表現。目前,「恐慌」一詞不足以形容主導民主黨的情緒,不少民主黨支持者悲觀地認為,拜登通往勝利之路已走入死胡同。因為這位總統雖然做了將近一星期的準備,但他卻在辯論時,面對關鍵議題之際,卻表現出困惑、迷失與反應遲緩的狀態,讓許多支持者非常憂慮。

網民:我們已經恐慌4年

《時代》公布封面後,社交平台X上的用戶反應強烈。有人寫道:「我們已經恐慌了4年。」也有網民表示還以為這是個搞笑帳號。

甚至還有網民惡搞《時代雜誌》的封面,將特朗普後製在拜登身後,並且手舞足蹈,像是在慶祝拜登的退出。

美國AV男星涉兒童色情被捕! 藏海量影片兼網上發布 連嬰兒也受害

美國知名成人片男星奧斯丁沃夫(Austin Wolf)。
美國知名成人片男星奧斯丁沃夫(Austin Wolf)。

美國知名成人片男星奧斯丁沃夫(Austin Wolf)涉嫌持有及散布數百部兒童色情影音內容,被聯邦調查局(FBI)逮捕,其中甚至包括嬰兒遭到性虐待的影片。

Austin Wolf有大量粉絲,經常在社交平台分享自拍照。 Instagram

Austin Wolf有大量粉絲,經常在社交平台分享自拍照。 Instagram

Austin Wolf有大量粉絲,經常在社交平台分享自拍照。 Instagram

Austin Wolf有大量粉絲,經常在社交平台分享自拍照。 Instagram

Austin Wolf有大量粉絲,經常在社交平台分享自拍照。 Instagram

Austin Wolf有大量粉絲,經常在社交平台分享自拍照。 Instagram

Austin Wolf有大量粉絲,經常在社交平台分享自拍照。 Instagram

Austin Wolf有大量粉絲,經常在社交平台分享自拍照。 Instagram

Austin Wolf經常健身,身材魁梧。 facebook

Austin Wolf經常健身,身材魁梧。 facebook

綜合NBC及《每日郵報》,43歲的沃夫本名史密斯(Justin Heath Smith),涉嫌於3月24至28日透過通訊軟體Telegram,接收與傳送數百部兒童色情影音內容,影片中的受害者甚至包括嬰兒。

沃夫在同志成人片界相當有名,在X平台擁有逾百萬粉絲。FBI發現,他今年3月使用匿名Telegram帳號,與一個被當局扣押搜查的帳號互傳兒童色情影片。探員於是用釣魚手法傳訊息給他,誘使他透露個人資訊。FBI取得搜索令後,於4月前往他在曼哈頓的公寓,搜出一張存有大量兒童色情影片的記憶卡。

美國司法部28日宣布沃夫被捕。在他涉嫌散布的影片中,其中一段內容特別惡劣,顯示一名年僅10歲的兒童遭到綑綁、毆打及性侵。檢察官說明,相關調查仍在進行,呼籲任何知情人士通報FBI。

沃夫被控持有及在網路上散布「兒童性虐待內容」(CSAM),一旦罪名成立,將面臨散布兒童色情物罪的最高20年徒刑,以及持有兒童色情物罪最高10年徒刑。

中美禁毒合作︱美國報料涉毒洗錢案線索 公安遼寧拘非法兌匯疑犯

據新華社今日報道,指公安部近日部署遼寧省公安機關對美方通報的佟某某涉毒洗錢線索開展工作,依法以涉嫌非法經營(外匯)犯罪立案偵查。

中美合作破獲一宗涉及非法買賣外匯的案件。網圖

中美合作破獲一宗涉及非法買賣外匯的案件。網圖

中美加強合作打擊毒品芬太尼。美聯社

中美加強合作打擊毒品芬太尼。美聯社

經查,2017年以來,佟某某等人在美國開設車行銷售汽車並為購車客戶提供人民幣和美元兌換服務,後期轉變為專門從事非法買賣外匯等犯罪活動。

該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機關抓獲,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此案是近期中美禁毒合作的成功案例。

美國向中國多項貨品加徵關稅 拜登:希望中美可以公平競爭

美國向中國多項貨品加徵關稅 拜登:希望中美可以公平競爭

拜登在白宮發表講話,指中國向部分產品提供大量補貼,充斥外國市場,並表示已經見到這個問題對美國的損害。

他重申,美國會遵守國際貿易法,而華府的夥伴亦希望電動車的供應鏈不會被中國以不公平方式壟斷。拜登亦表示,美國的新關稅措施是具策略和針對性,強調希望與中國有公平競爭,而不是衝突。

對於今屆大選的主要對手、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提出向中國產品徵收全面關稅,拜登認為此舉只會推高美國家庭的生活成本。

另外拜登在發言中表明,美國支持台海的和平及穩定。

特朗普同日較早前主張,對華的關稅措施應擴至更多車輛及產品,他認為「他們還必須在其他車輛上這樣做,須在許多其他產品上這樣做…… 因為中國現在正在吃我們的午餐……他們必須在電動車以外的領域做到這一點。」

原文網址: 美國向中國多項貨品加徵關稅 拜登:希望中美可以公平競爭 | 香港01 h

2024年5月9日,美國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為掩口費案再度於紐約出庭。(Reuters)

2024年5月9日,美國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為掩口費案再度於紐約出庭。(Reuters)

美國14日發布對華加徵301關稅的四年期復審結果,宣布在原有對華301關稅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對自華進口的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電池、關鍵礦產、半導體以及鋼鋁、港口起重機、個人防護裝備等產品的加徵關稅,中國商務部表示堅決反對,並嚴正交涉。

中方指,美方出於國內政治考慮,濫用301關稅復審程序,進一步提高部份對華產品加徵的301關稅,將經貿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是典型的政治操弄,中方將採取堅決措施,捍衛自身權益。

美國會大量中國進口產品加徵關稅,例如電動車的關稅由25%增至100%,對中國太陽能電池的關稅由25%升至50%,部份中國鋼鋁的進口關稅會由目前7.5%上升至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