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ka shoes

Posts Tagged ‘ 共和黨

「非常接近最終產品」:參議院共和黨版本的川普巨額法案即將完成

距離國會通過唐納德·特朗普總統的巨額法案的最後期限(7 月 4 日)還有一周時間,參議院共和黨人正在討論最後的癥結所在——最終結果在望,並可能於本週末進行投票。

週五下午,參議院共和黨人會見了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貝森特稱該法案的通過是「我們今年要做的最重要的經濟事情」。

2025 年 6 月 27 日,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在華盛頓國會大廈會見參議院共和黨人後向媒體發表講話。伊麗莎白·弗蘭茨/路透社

眾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週五在閉門午餐會上與參議院共和黨人討論了“一項大而美麗的法案”,隨後他告訴記者,參議院版本的立法已接近完成。

約翰遜在離開會議時表示:“我們就許多重要問題進行了很好的討論,我覺得我們已經非常接近最終成果了。”

2025 年 6 月 27 日,眾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在前往華盛頓國會大廈進行本週最後一次投票的途中停下來回答記者的提問。J. Scott Applewhite/AP

更多:參議院共和黨對川普法案中議員的醫療補助裁決感到「沮喪」——但不會推翻她的裁決

儘管參議院仍在努力解決州稅和地方稅條款問題,但約翰遜表示,他相信參議員「已經非常接近解決這個問題了」。

參議院版本的法案最初預計將於週六下午提交參議院審議,屆時將對推進該法案的動議進行程序性投票,該動議只需獲得簡單多數票即可通過。然而,週五晚些時候,有跡象表明,最初的時間表已無法實現,參議院預計不再在中午進行投票。參議院將於下午2點召開會議,投票時間尚不清楚。

法案獲得必要的票數後,將進行長達20小時的辯論,共和黨和民主黨各佔一半。共和黨可能會將10個小時中的大部分時間讓給民主黨,而民主黨則可能會用掉幾乎全部時間。

經過一系列無限制的修正案投票後,參議院可能會在周日的某個時間點對該法案的最終通過進行投票。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障礙。參議院議員週四否決了該法案中的一項醫療補助條款,這對參議院共和黨人的努力是一個重大打擊。此外,鑑於參議院民主黨的一致反對,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約翰·圖恩在該法案提交參議院審議時,最多只能損失三張共和黨選票。

「這一切都取決於……我們正在等待一些事情,等待議員的結果,但如果我們能夠解決其中一些問題,我預計明天某個時候我們就可以開始了,」圖恩週五表示。

2025 年 6 月 24 日,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約翰·圖恩在華盛頓國會大廈舉行的每週參議院共和黨午餐會後與記者交談。Shawn Thew/EPA/Shutterstock

週四晚上,約翰遜和圖恩在橢圓形辦公室與川普會面,討論稅收和移民法案,而國會正努力爭取其自行設定的 7 月 4 日最後期限。

「我們就法案的立場和現狀進行了長時間的討論。目前,我們的進展非常非常接近,領導人圖恩有信心他們能在本週末之前完成工作,我們當然對此充滿希望,」約翰遜在談到週四的會議時說道。

週五早些時候,約翰遜暗示7月4日的最後期限可能會推遲,並表示「有可能」改變——儘管他表示希望繼續致力於7月4日的目標。然而,當天晚些時候,約翰遜堅持將7月4日定為最後期限。

“這一直是我們的目標,而且沒有改變,”議長說,並補充說“眾議院已準備好在參議院採取行動後立即採取行動。”更多:川普政府即時更新:川普表示將結束與加拿大的貿易談判

川普推遲了國會通過其大規模移民和稅收法案的長期、自行規定的 7 月 4 日最後期限,後來又在社群媒體貼文中加倍強調了這一日期。

總統寫道:“眾議院必須準備好在 7 月 4 日之前將其送到我的辦公桌上——我們可以完成它。”

2025 年 6 月 27 日,唐納德·川普總統與司法部長帕姆·邦迪和司法部副部長托德·布蘭奇在華盛頓白宮布雷迪簡報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發表講話。喬雷德爾/蓋蒂圖片社

此前,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當被問及最後期限時,總統表示“這不是最後期限”,“還可以延長”。

週四,國會領導人和政府在白宮東廳舉行的慶祝活動中大力宣揚該計劃的好處。更多:川普表示,除非國會通過他的巨額法案,否則不會休假

由於參議院計劃在本週末推進這項超級法案,眾議院領導人在一份正式通知中告訴議員,「等待參議院對 HR 1 採取行動,預計眾議院將於下週對《一項美麗大法案》進行投票」——這中斷了原定為期一周的獨立日休會。

通知指出:“我們將盡快提供有關投票時間的更多信息,並將在議會進行任何投票前至少提前 48 小時通知議員。”

本週早些時候,川普告訴國會議員,他們必須放棄假期才能將法案送到他的辦公桌上。

川普在其社交媒體平台上發帖稱:“參議院的朋友們,如果必須的話,就把自己鎖在房間裡,別回家,本週一定要完成協議。與眾議院合作,讓他們能夠立即採納並通過。協議未達成,誰也別想去度假。”

特朗普幼子巴倫|被指放學即回家是「校園異類」 紐大共和黨學生會主席失言辭職

,紐約大學共和黨學生會會長沃克(Kaya Walker,左)與特朗普么子巴倫(Barron Trump)。  IG / 美聯社

據《紐約郵報》報道,紐約大學共和黨學生會會長因指總統特朗普的么子巴倫(Barron Trump)是「校園異類」,引發爭議而被迫辭職。

分會會長說錯話 總會迫辭職

巴倫目前在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NYU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就讀。紐約大學共和黨學生會會長沃克(Kaya Walker)接受《名利場》(Vanity Fair)採訪時說,巴倫「有點像是校園裏的異類,上完課就回家。」全國共和黨學生會領導層嚴厲譴責沃克,指她的言論「違背本組織所堅持的價值和原則」,建議她辭職。

沃克(Kaya Walker,右二)被迫辭去學生會主席的職務。  IG

沃克在18日遞交了辭呈。但她說自己被「荒謬地誤解」,遭斷章取義,「他們(讓這件事)看起來像是我在說總統的兒子很奇怪,但我覺得任何看得懂字的人都會知道我不是。」

隨後,全國共和黨學生會主席唐納休(Will Donahue)邀請巴倫加入共和黨學生會。他在聲明中表示:「巴倫代表了保守運動的未來,他若能加入共和黨學生會,將是我們的榮幸。」

巴倫去年秋天成為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的學生。他一直是校園焦點,雖然身邊總是有特勤人員保護,與同學互動有限,但據娛樂小報TMZ報道,他邀請學們「加我Discord(一個遊戲社群平台)」線上交流。

特朗普退出伊核協定媒體:恐其猜不中災難性結局

“錯誤、可怕、愚蠢、耻辱、災難……”從開始競選美國總統到就任至今,特朗普多次在公開場合攻擊這份由前任奧巴馬牽頭簽署的協定,並高調揚言要修改協定或者堅決退出。

面對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的公開警告,西歐英法德等多國走馬燈式的外交斡旋和勸說,以及美國國內政界人士的責備和施壓,但特朗普就是一副油鹽不進的姿態,甚至沒有耐心等到他本人向英法德三國提出的修補伊朗核協定的最後期限——5月12日,提前三天單方面宣佈退出了實施才兩年多的伊核協定。

表面來看,此番退出伊核協定是特朗普一貫特立獨行、始終堅持“美國優先”執政理念的必然結果,但實際上其背後的動因遠沒有那麼簡單。

美國的中東盟友以色列和國內共和黨的强硬勢力一直認為,奧巴馬政府時期簽署的伊核協定不但沒有從根本上遏制伊朗發展核導能力,反而在經濟和道義兩方面間接承認伊朗政府的“臨界核能力”。要知道,在美國金融市場舉足輕重的猶太裔財團歷年來都是共和黨的重要票倉,囙此,共和黨出身的特朗普不停地念叨著要退出伊核協定,就不止是“要將反奧巴馬政策進行到底”這一個原因了。

近來,美國國會通過了對有著濃厚“鷹派”色彩的國務卿蓬佩奧和白宮安全顧問博爾頓的正式任命,再加上對特朗普政府連任前景起著關鍵影響的中期選舉日益臨近,特朗普退出伊核協定既有了更堅實的團隊支持,也有了更有利的時機。

此外,退出伊核協定對特朗普來說也是低成本的選擇。與歐洲和伊朗在油氣資源及貿易上有著重重利益交集不同,美國與伊朗的貿易額接近於零,而其自身充足的油氣資源、戰畧儲備以及同石油大國沙特的牢靠關係,讓特朗普有足够自信對英法德的竭力挽留和動盪的石油市場不屑一顧。

另一邊,在朝核問題上嘗到了進行政治高壓和經濟制裁甜頭的特朗普也寄希望於將這種模式複製到伊核問題上。在他看來,奧巴馬政府時期多方簽訂的伊核協定不但沒能徹底解決伊核問題,反而讓國際社會客觀上承認了伊朗的擁核事實,完全是一場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買賣。

現時伊朗國內政局不穩,抗議頻發,急需發展經濟轉移反對派注意力,這更讓特朗普看到了抬高要價的機會。就在幾個月前,美國與英法德三國成立專門製定伊核協定附加條款的工作小組,而特朗普提出了要麼彌補缺陷,要麼推倒重來,要麼單方退出的苛刻條件。

特朗普正式宣佈退出伊核協定後,同時重啓了對伊經濟制裁。即便聯合國不承認,歐洲不支持,美國也會採取單邊行動。特朗普這樣做的目的不僅是為限制伊朗,也是再次打出“長臂管轄”牌,遏制俄羅斯在中東的影響力。

近年來,俄羅斯在中東亂局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2015年9月,俄羅斯、伊朗、敘利亞、伊拉克達成交換和分享反恐情報資訊的協定,這一舉動被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是中東政治“四國集團”的雛形。眼看俄羅斯和伊朗越走越近,合圍以色列態勢愈加明顯,美國人開始坐不住了。前不久,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黑莉就敘利亞問題拋出新一輪制裁俄羅斯的觀點,這與當前特朗普退出伊核協定、限制俄伊同盟的做法一脈相承。

然而,在奧巴馬政府時期,美國開始在中東實施戰畧收縮,特朗普上臺至今也無任何實質性投入。但隨著IS(“伊斯蘭國”)勢力在中東地區接近覆滅,美國的注意力從攛掇俄伊打擊恐怖主義轉向聯合沙特、以色列共同主導中東事務。

顯然,伊核協定保護傘下的一個日益强大、野心勃勃且與美國立場截然相反的伊朗絕對不符合美國的戰畧利益,儘管特朗普政府不想再次深陷中東泥潭,但也絕對不允許俄羅斯和伊朗聯手在中東事務中扮演管理者與協調人的角色。

特朗普當下在中東保護盟國以色列、限制伊朗和俄羅斯的做法太過於追逐私利,無助於和平解决伊核問題,對本已混亂的中東局勢更是火上澆油。正如法國總統馬克龍此前就美國揚言退出伊核協定時所稱,“潘朵拉魔盒”一旦打開,帶給伊朗和中東地區的可能是更深的分歧,更激烈的爭吵,甚至是衝突和戰爭,唯獨沒有和平。特朗普能猜中開頭,但此舉所可能引發的中東地區更加激烈動盪的災難性結局,他就未必能猜中了。當然,這可能也不是特朗普所真正在乎的。

特朗普要當選 全球都要擔憂了

就在五州初選投票之前一周,一位國際組織的高層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和記者主動提起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言語中頗為不屑地說道,你能想像特朗普當總統之後的貿易政策是什麼樣子麼?

如果特朗普成為下一屆美國總統,包括國際組織以及全球各國領導人又將如何面對政治評論家口中的這位“危險、不理智、可怕、不負責任的災難性人物”呢?


在接受《衛報》採訪的全球外交官,政治家以及政論分析家看來,他們大部分人都表示,始終不敢相信8年前選出第一位非洲裔總統的這個國家,現在能一路小跑擁抱一個輕易就冒犯其他種族的人物。

從貿易到核不擴散政策,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的可能性讓這個世界一下子充滿了不確定性。

拒絕相信特朗普能當選

美國五州4月26日的黨內初選投票後結束,特朗普在全部5州取得勝利,向共和黨總統提名人的頭銜又靠近了一步。目前他獲得了118名可供爭取的黨代表中大多數代表的支持,因此有可能在今年7月黨代會之前,就拿到提名所需的1237張黨代表票。

4月28日,特朗普在華盛頓就其外交政策發表演說,表示要給美國外交政策除除鏽。他甚至建議美國在亞歐的盟友應該為其與美的同盟關係做出“更大貢獻”:否則美國將不得不讓他們自己保衛自己。

特朗普宣布,他會呼籲分別召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和亞洲盟國峰會,以探討美國在防務財務承諾方面的再平衡問題。

當特朗普在華盛頓進行其外交政策演講時,大部分主要聯合國機構的掌門人都在維也納同聯合國秘書長開會。

“他(特朗普)肯定贏得不了提名。”一位聯合國機構高官說。他的同僚則回應,美國政治正在發生變化,特朗普有可能成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

“那他肯定不可能贏過希拉里。”這位聯合國機構高管篤定地回答道,他認為,就在數十年前,法國不同的中間派黨派為了阻止極右翼黨派–國民戰線當選,曾聚合在一起,最終成功阻止了國民戰線贏得法國總統一職的企圖。

“中間路線的人們會阻止他(特朗普)的。普通共和黨人會寧願投給希拉里。”這位聯合國機構高官總結道。

一名歐洲外交官表示,布魯塞爾則瀰漫著相同的懷疑氣氛。 “我想如果他贏了,每個人都會感到完全不可思議。沒有人期待這件事情發生。我想,這就是拒絕承認吧。”

一想到特朗普在11月有可能勝利的,這位歐洲外交官表示, “這將嚴重損害這段跨大西洋關係,雖然我們希望特朗普總統會不像總統候選人特朗普這樣極端。 ”

“不過我真的不認為這會發生。你呢?”他反問道。

與此同時,處理有關核問題的外交官們則最為焦慮,那就是剛剛在去年7月達成的伊朗核協議。此前特朗普曾表示,他首要外交工作就是搗毀該協議。

“我最擔憂的就是他曾經說過他如果當選就要撕毀同伊朗的協議。這將是災難性的。”一位在維也納的外交官表示,“這是中東和平近數十年來邁向穩定最大的一步,也是邁向反核擴散的最大一步。而只是想到他可能要破壞這一切,就令人感到可怕。此外他看起來肯定不是一個多邊主義者。他將專注於僅追求美國利益。”

不過還有更可怕的設想。一位英國外交官表示,可以設想一下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和特朗普同時成為了英國新首相和美國新總統。

“想像一下在未來的美英峰會,特朗普總統和約翰遜首相,英國彼時已經脫歐,而蘇格蘭也已經獨立了。”這位英國外交官說,“這本應當是不可想像的場景。但現在已經不是那麼不可想像了。”

特朗普當選將增加全球對美擔憂情緒?

在近鄰拉丁美洲,特朗普的名聲也好不到哪兒去,特別是在他講了那麼多冒犯拉丁裔族群的話之後。

巴西前總統,費爾南多·恩里克·卡多佐表示,“他有一個倒退的世界觀。”

在北美,加拿大也在緊密關注著局勢。加拿大智庫—加拿大2020研究員巴爾博(Tim Barber)表示,“事態已經從可笑發展到很可怕了。我們的確需要美國和美國市場,從貿易較多而言,我們非常依靠他們。”

在歐洲,根據YOUgov的民調顯示,如果在歐洲投票,希拉里將會以46%的壓倒性票數當選,而只有6%的人表示希望特朗普入主白宮。

一位不具名的歐洲官員表示,“如果我們不得不同特朗普共事,這將嚴重影響歐美同美國之間的關係。”

而針對於特朗普所做出的外交政策演講,德國外交部長弗蘭克 – 瓦爾特·施泰因邁爾回應道:“我只能希望,美國的競選陣營,不要忘記什麼是現實。”

施泰因邁爾表示,任何未來的美國總統都不得不接受全球安全體系結構已經發生變化這一事實,“正因為如此,‘美國第一’已經不合時宜了。”

與此同時,在中東歐的各國領導人也可能對特朗普當選的場景感到憂慮。特朗普曾宣稱,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在經濟上對於美國而言很不公平,並宣稱NATO已經過時了。

電郵門

Q:希拉莉的電郵有何特別?

A:聯邦政府官員一般都用官方電郵系統,過去亦有國務卿偶然用非政府電郵辦公,但希拉莉在二○○九至二○一三年出任國務卿期間,所有公務都用自設伺服器的私人電郵來處理。

Q:用私人電郵賬戶有何問題?

A:用私人賬戶,意味一旦出現法律糾紛、國會調查,或公眾根據《公開紀錄法》索取文件時,希拉莉可自行決定保留或刪掉哪些原本按法例規定必須交出的郵件。她卸任時向國務院交出逾三萬封與工作有關的電郵,但表示銷毀了另外三萬多封私人電郵。她的助手和國務院都說,她從未用私人電郵賬戶接收和發送機密資料。

Q:事件會影響希拉莉角逐明年大選嗎?

A:希拉莉一向被批處事神秘不守規則,這次事件正正印證這說法。她處理二○一二年利比亞美國領事館襲擊案手法,一直備受批評。眾議院委員會已發傳票,要她交出相關郵件,共和黨甚至可在眾院提出表決,逼她交出伺服器。國務院將檢查她交出的電郵有否違規,或需時多月;希拉莉是民主黨最熱候選人,但電郵門餘波多半明年未了。